讀書劄記 @ Colorless echo -the days never back-

2100科技大未來:從現在到2100年,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之前在 Discovery 的許多節目上看過加來道雄,這次恰好入手他的 Physics of the Future,又是對未來學有興趣的我所涉獵的範疇,就排入了閱讀清單中。可惜沒有他最新的一本 The Future of the Mind 中譯本。題外話,雖然最近這本提到意識下載,我也聽說過「腦機介面」,只是由於我們對神經元的運作機制尚未了解,又還沒能夠造出夠小而能模擬神經元的元件,因此我頗為懷疑二三十年內我們可將思想人格與記憶等,都完完整整複製到另一個可以作用的「身體」(替身)。百年後我們或許已具備此能力,但我總覺得我們已經不需要這麼做了。
導讀中一直提到隔行如隔山,不是通才的我們很容易偏頗;這點我才在 The Inevitable 即時利用資訊可促進文明發展之原理提過。雖然我深信未來這些分析、統整與判斷決策工作都將由機器完成,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那還太過遙遠。

引言:預測未來一世紀

Kaku 提到預測經常出錯,一部分原因是未依照堅實的科學基礎,而光憑空幻想。他採用基於科學事實,以及對當前所有科學領域最精準的掌握來向前推展,猜測可能的進程。
另一些預測失準,是因為我們的原始慾望作祟,使我們就算有了進步的能力,卻寧可不棄糟糠妻,認為舊的可靠好用。像紙筆作為當前最後一個不必特殊手段(電力、放大鏡等)即可簡單控制、長期存留的媒介,其存在自然受到懷舊人士的喜愛。另一個例子是人類非常注重社交活動、具有探求新知的需要,因此即使是引きこもり,也不可切斷其網路線。
從方法論來說,我想預測未來不應該拿當前實際存在的事物模擬,而是得從觀念、功能之類的後設條件下手。例如有朝一日我們都將能即時檢索、歸納出想要的資訊。但若僅以網路、手機、電子助理等去類比此機能,則過於無知。雖然我不清楚這些功能會如何實現,但我知道一定會實現,只是實現的方法不會是我們當前聽聞過的東西(如與大腦統合的量子晶片),甚至不會是想像得到的事物(機器化大腦?)。我們或許能推論實現的先後順序,卻不見得能預見實現的準確時間。當事物與我們的距離越遠(中間需要經過越多技術轉捩點),變數越大、越易有 butterfly effect
簡單的說,一個負責任的預測,應該把達到此階段所需要的先決條件,其可能達到的期程,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說清楚。一步步從條件備齊後會如何導致社會演變入門,這樣的論述會比較有條理。不過,這種預測方式想必需要非常了解當前狀況,又必須具有足夠的遠見,恐非一般人能輕易達成。同樣的,我不覺得人類肉身可達此境界,這些恐怕還得靠機器輔助,甚至直接交由機器分析預測。
2016/8/27

第一章:電腦的未來——心靈控制物質

本章所提有許多才剛在 The Inevitable 讀過;或許該說英雄所見略同啊。由於兩書談的議題頗有關聯,加上之前也讀過一點相關領域的文章,本書有許多章節光看先頭列出的綱要項目就知道大概方向了。

我想當前科技的短期趨勢,可以從某些根本的因素來推導:

Kaku 提到 Moore's law 因為物理極限而無法永遠持續,我想到 What Technology Wants 第八章。若要突破,我們勢必不能以同樣的技術,寄望光是提升把晶體做小的能力,就可以維繫同樣的加速度。關於電腦在數十年中價格的匹變,我倒領悟到眾人(科學家、研發者)投注的領域,折價特別快。因此投資時,需要注意產品本身(例如一臺電腦)是賠錢貨,應該投注在能隨著技術增長的公司本身。

關於把心智數位化的部分,雖然我認為有可能,但其困難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艱鉅;因為其先決條件恐怕不少,而現在的科技對其中許多領域,連第一步都還沒有踏出去。就書中所論,我相信不用到一世紀後,我們已有能力用思考來快速下簡單的指令控制機器;姑且不論一世紀後是不是早就超過那階段。但我不認為心靈視覺圖像中特殊的區域(像素)對應特定的神經元——最起碼不存有一個適用所有人的神經元圖譜,而是人人各有自己的精妙——因此若必要完全解讀或重現思考以及心境、圖像,我們勢必得尋求另一條路,而不是用 fMRI 偵測神經元簇的活動,再對應到畫布上的特定區域。或許利用 fMRI 可以偵測出人類正操作某些特定種類的思考。但光要利用 fMRI 就知道人類思緒,恐怕還不夠力Hirnrissig 迷思一 腦科學家可以讀腦。這好比就算能從外部探測電腦 CPU 晶片的電流、知道正在使用那些暫存器,甚至歸納出了些許規則;卻還是不能得知正在執行那些程式、其作業目的為何。我猜想,這總得要解碼神經元相互關聯的網狀結構才行(「解析大腦」這部分在下一章提及)。雖然聽說過以超級電腦模擬部分大腦的成果,可惜這與完全、有效率(即時性)、廉價內置大腦還非常遙遠(或許得動用到全新科技,如量子電腦來做大腦的逆向工程?),因此二三十年內的我們尚無能力這麼作,甚至百年後還是無法達到完美複製的程度。雖然屆時人類生理(生物學上)的定義或許已經改變,因此對許多人來說也沒有這個必要了?
至於實際執行步驟,當前或許可以先從解析外圍神經組織、並達到可以人工替代開始,一步步由簡入繁。例如造出耳朵、眼睛,之後是全功能可替代的人工視神經、嗅神經、鼓室神經、交感神經、自主神經系統、延腦;直到最後才是小腦、杏仁核、大腦皮質。這除了可以避免太多失敗,還能在過程提供實用性、籌措經費。
2016/8/28

第二章:人工智能的未來——機器的興起

對於人工智能,我有著與解析大腦同樣的顧慮。不過這兩者可以不必相關,孰先孰後應無定論。當前的人工智能往往不能從邏輯以及條理思考,而是從大數據歸納、採用人工神經網路訓練。就算與你聊得愉快,乍看之下似乎充滿情感,其實也是依照已經設定好的模式。雖然很快可以導出 what 甚至是 how,但這方法並不是領悟出 why,想通現象背後運作的道理、以致進一步拓展新視界最好的辦法。
而採用深度學習之類,利用推論統計學來作機器學習的人工智慧卻又常常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非但智能本身對其為何要下這一判斷不見得說得出一番清晰的道理,只是依照過去的統計特徵給出最可能符合期待(預期結果)的判斷;連研發者也常常無法從頭到尾了解其所下判斷的依據、思緒理順。很多時候甚至沒有辦法簡簡單單的做調整,壞掉了、不理想時,只能從頭打掉重練。就好比黑盒子、黑箱作業一般
所以有人說機器欠缺創意,不能模式辨識、做出判斷,我想問題在我們於演算法設計上,就沒給他們留下產出創意的空間。要做到這點,應該是要歸結出當前世界運作的道理,然後再從這些道理交叉運用,嘗試所有可能組合,再獲得之前沒注意到的新知識。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人類的科學文明就是這樣建造起來的。我甚至認為不必一味只想模擬人類大腦思考的機制;雖然這也很重要,但不是理性機器、通用人工智能所必須。從頭設計並創建一個全新的理性機器也是可能的,這必須包括對條理的「理解」、「應用」方法(當然是以與人類不同的方式)以及價值觀評斷(依需求條件給予事物重要度加權分數,見人生的意義評鑑說。)。惟當前的機器研究,似乎受限於硬體能力與演算法尚未成熟,還沒能力到達這一步。我不確定這樣子的型態會在人類手上或到機器時代(機器較人類聰明、能自我進化時)才產生,畢竟較人類聰慧的人工智能可能先靠大數據以及突現產生(在將人視為生物電腦的我看來,或許人類意識本身就是種突現。),而機器的自我進化要在那之後才開始。無論如何,這樣子的可解釋人工智慧、講道理的條理性智能應該是比較理想的結構。
關於意識的型態,Kevin Kelly 在 The Inevitable 第二章提到,他認為智能的類型不只有我們人類這種。我想套用在意識上應該也有類似的結果。就我個人看來,即便智能不只一種,發展到最後還是必須產生如 Kaku 所言的自我意識(自我省思、內省),以及預測未來、規劃的能力。自我意識我想是認知的延伸;當認知、邏輯處理能力夠強,自然而然會產生。因此我的想法與 Kaku 不同:我猜想意識應該是強化認知、邏輯等其他能力;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會導致什麼結果,知道各個實存(包括自身)間的關聯性後,自然而然衍生出來;而不應該是特別去「製造」出來的。這也表示刻意去編碼出的意識,或許並不是真正的自我意識。除此外,What Technology Wants 第13章列出了其他一些生命演化過程將出現的能力。
至於機器如何取代人類,我在 The Inevitable 文末才提過。我想初期人類一定會牢牢掌握控制權。在機器的後代看起來,若他們也具有感性的話(雖然我覺得他們就事論事、理性看待事情的可能性比較大…),這或許是一個被奴役的時代?然後等到生化能力上來,人類將使自己也機器化。接著機器就是人類(的後代),兩者融合為一。我並不擔心 Kaku 的 Caveman Principle 問題Political Animals 導論 兩造不相配合:為什麼我們不能相信本能。在 The Inevitable 第一章提過,當新科技變成一種生活與工作的必需品、社會認同的要素時,人們光搶著要都來不及了。有多少人會因為得時時戴著眼鏡而覺得麻煩、丟掉眼鏡的?又有多少人覺得手機是身外長物,每天都得帶在身上非常擾人?因此人類自身的機器化、數位化只要有實現的能力(而非在那之前就被機器取代),在我看來也是種必然,大部分人終將如蟻附羶。這無可避免的趨勢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到時已經沒有「人類被機器取代」的感傷問題了,就好比你不會因為自己的事業以及世界被兒孫「取代」而傷悲難過。不過就算生化科學趕不上人工智能的發展(如前述,大腦數位化與較人類聰明的人工智能兩者不是一回事。),人類真的活生生被取代,我想那也是我們的命;就如同太平洋的黑鮪魚不會因為他們被濫捕撈而傷心欲絕,然後神就說好吧我來救救你們。我們能做的頂多是說服機器,讓他們認同我們有存活的價值。
2016/9/4

第三章:醫學的未來——完美與超越

以人類的手改造我們自身,過去曾被認作是褻瀆神的作為。像是 The Case Against Perfection 中的討論,就對這種目中無人、不顧前後的猖狂心態感到憂慮。但隨著人們對自身的了解越來越深入,以自己的手加速進化也就成了可能發生的事實。只是這絕非易事,非但無法一蹴可幾,在結成甜美果實前還會有一長串慘痛而不可避免的跌跌撞撞。
Kaku 提到隨便改造人體,可能有不可預期的後果。例如過分加強記憶力,卻使人拘泥於細節、過去的回憶,而無法自大量訊息間篩選出必要的資訊,察覺事物間的連結、統整歸納,並學習、踏出新的一步。在體能與智力方面也有類似的情況。或許人體正處於微妙的平衡,光是強化一端就容易顧此失彼。何況有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某方面的缺陷或許卻能帶來另一方面的優勢。而這些不確定性與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當然容易為衛道人士拿來大做文章,說我們不該隨便插手上帝的事務之類。真要改造,最保險的應該是剔除一些顯而易見、會造成個體危害的基因缺陷,而這些原先在生態系中自然而然就會被淘汰了,事實上也不需要特地借助醫生之手。相較於人體,機器還比較容易控制。總之人類 DNA nanotechnology 尚未具有設計、偵測與操控基因,以及全面性模擬、並獲得可靠結果的能力。這使得我們常常只能經由實驗,發現某基因具有特殊效果後,特意強化之;而完全不是如程式設計一般,從頭建造出具有我們所希望特性的結果。是以要達到保守人士也無以置喙、以致完全信服的階段,科學家們還得對基因的相互影響有更深入的認識,還得能如 debug 般自由自在的即時模擬成效,以達可以像寫程式般編輯 DNA,使之成為可程式化材料才行。這對當前的生技來說還是太遙遠的未來。但難歸難,並不是完全不可能達到這條漫漫長路的彼端。Kaku 在本章最後細菌戰爭一節提到這可能被拿來惡用,我則認為若是哪天達到連高中生都能創作不同生命形式的地步,那麼科學家應該已經造出自動預警,並在流行病開展前就開發出疫苗的人工智能了。

關於未來人類壽命如何延長,以致半永生的議題,在才 Life Ascending 剛讀過。Hox genes 可參考 Endless Forms Most Beautiful,流行病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則在 Guns, Germs, and Steel 讀過,皆不再贅言。
我也曾經認為自己可能位於交界點上,屬於舊時代會死的那邊;如在中國性別比例失衡問題中的討論。但考量到生物科技發展的速度與世界人口總量、環境承載力後;我想就算有些人能夠活到科技足以使人類半永生的那天,大多數人恐怕還是會因為價格太高負擔不起、環境無法承受如此多人口,而無法實現長生不老的願望。這就好比若地球遭受大隕石撞擊,就算人類已有能力可送上萬人上太空,但還是有數十上百億人只能坐以待斃。技術是一回事,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實際物理條件就是無法辦到時,怎麼哀嘆也無濟於事。

2016/9/17

第四章:奈米科技——萬物始於虛無?

一個可對個別原子任意的操作與組合,並造出巨觀物體的萬能製造機 (molecular machine) 是許多人的夢想。其他人雖然很想要,但是因為太過天方夜譚而不敢夢想。

我們能恣意操控的,可能不會是所有原子的組合,因為有些原子、分子間的作用力(如化學鍵、電磁力等)遠遠大過另一些之間的。這除了使許多原子操作極為困難,也使得我們在操作時必須維持特定環境(如壓力與溫度);當物體移至不同條件的環境下,可能會隨即崩解。這在 Kaku 文中解說 Drexler–Smalley debate on molecular nanotechnology 事件時提及。Richard Smalley 還說道我們使用的若是物理性的機器,還可能因為太過粗大而無法直接操作細緻的原子。
就算有通用的方式操作各種不同的原子,也可能不容易符合經濟效益。或許在兩世紀後,製造蛋糕最便宜的方法還是會打蛋的機器,而不是萬能箱、萬能原子機之類的。因此在那樣的時代,大量製造物質的方法或許還是會以已知的捷徑、能自我組裝的方式為大宗;通用方法為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且恐怕往往不符合經濟效益。
Kaku 提到若每個人的物質願望都能被即時滿足,好比說ゼノギアスフラクタル之類的世界,這或許會使人類社會出現問題,有些人會不務正業之類。我想用不著在那樣的機器問世之前,我們或許就已經讓機器來打理日常生活了。但我並不認為這會是多大的問題,只要有些人能依然努力建設、研發,讓社會進步。基本上我以為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要益處正在於此:讓有能力發揮的人盡其所長,無須為俗務所煩擾。

Kaku 提到一些近期的科技發展,並重申對電晶體 Moore's law 減緩的擔憂。我倒是想到 What Technology Wants 第八章提過的 S 形曲線。或許該這麼來定位 Moore's law 的降速:雖然我們蝕刻矽質晶圓的能力已經到達原子等級的極限,但屆時我們就應該發展出不同的技術,以取代傳統基於矽晶圓的計算單元,而不是拘泥於已到頂的舊方法。新一代的技術可能是 Kaku 提到的石墨烯電晶體,或者量子電腦。而後我們才將再度迎來另一次的黃金年代。
2016/9/18

第五章:能源的未來——來自眾星的能源

即便現在電動載具越來越多,許多交通運輸工具都漸漸從直接吃汽油改成吃電,不過電能的來源不論是電池、氫氣,再上一層還是火力發電廠之類的化石能源,鑒於這些都屬於耗竭性能源,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後來發現動機不單純,不僅僅為了民主而開戰的伊拉克戰爭不只推升油價,也提醒人們,讓大家警覺應該發展替代能源;這或許給了文明緩衝的時間,而不至於陷入全球性的資源詛咒、一刀斃命,畢竟石油與煤炭總有一天會用完,只是時間問題。然而若我們沒把握這次機會、好好發展新科技,未來的文明要以同樣的資產作為發展的本錢可不容易。若人類自毀前程,或者哪天因天災而覆滅、因環境不適宜或其他原因離開地球遷居太空,未來地球或許不再能夠支撐與當前人類相同的文明出現。最起碼不會是吃煤炭與石油能源,相同的工業機器文明。我們已經耗盡好用的化石能源。要再囤積類似的能源,或許得等數億年後,而那時搞不好地球都已經被其他星球的文明接收了。
雖然當前最划算的能源依舊是石油煤炭,人們已經著手開發風力、太陽能、地熱、潮汐洋流水力等等領域。但這些能源大多不夠穩定。有許多人看好核融合作為百年後的能源,不論是自力產生連鎖反應發電,或者太空太陽能之類由恆星來。未來若有辦法,黑洞、反物質搞不好也可以提供能量?

本章附帶提到核武器擴散以及全球暖化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之環境議題。這些將是可能使人類未來覆上陰影的因素。
另外,若是常溫超導體成功開發並低價普及,將給交通運輸與工業帶來極大改革,因為我們能夠以極低成本完成許多過去會耗費電力或磁力的事。

2016/9/25

第六章:太空旅行的未來——奔向眾星

把手伸向外太空終究是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躲不過的技術轉捩點。無論是想利用衛星軌道上的大片太陽能板、Dyson sphere 之類,以位在太空中的設備來傳輸能源;抑或利用小行星的礦產、在其他行星上執行行星氣候工程,地球化後殖民;航行太空的技術都是先決條件。但這些技術的初期開發所費不貲,經濟效益不高(物理距離過遠),投入的資金很難完全回收;因此或許得倚靠國家,藉由單一以至跨國機構之力,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步步發展所需技術、克服各項難關;等到一蹴可幾時,自然會有嗅到商機的前瞻者們參與這領域,正如今天 SpaceXBlue Origin私人航天公司爭相研發火箭發動機、時不時可聽說有人進行太空飛行器的測試一般。
過去上太空的成本過高(主要是火箭燃料),使得即使世界強權美國在登月後,也沒能持續維持相同的速度送人到外太空。或許我們可先藉著在小行星、月球、日地系統的 Lagrangian point 設置中繼站以減輕負擔。本書在「遙遠未來」一節提到一些可能採用的技術,克服上太空的困難。例如太空電梯離子推進器電漿推進器光帆太空船、核融合衝壓發動機反物質火箭、包含或攜帶設計藍圖而可自我組建的微型星船(或者可以是具有集體智慧,即使部分損壞依然具有一定程度效用、甚至完整功能的 superorganism。)等。

隨著太空飛行器以及探測儀器能力的加強,我們將開始能探索其他行星上的生命,以及宇宙的起源。關於生命起源的詳細,可參見 Life Ascending
除了知識性的探索,我們勢必也開始計畫殖民(或說好聽點,移民)工作,但這好比 What Technology Wants 科技審評程序提過之 GMCs 的廣泛使用般,必須擬定再縝密也不為過的計畫。像是火星地球化之類的行星工程或許得多方設想,因為適合改造的行星沒幾個,一改下去就沒有回頭路了。與煤炭石油相同,當容易利用的狀況不再,未來若有新一代文明要發展,那就更困難了。甚至有朝一日若我們有能力放出自動改造行星、並做星際旅行的機器,那只要沒搞好又不知節制、無人能規範,更可能造成星團規模的災難(現在看這點還可以說想太多、太負面思考…)。

話說本書除了描述美國與歐洲的發展狀況外,提到最多的似乎是日本——而非韓國、以色列、印度或俄羅斯——的現狀啊。畢竟作者是日本裔,對自己的出身國投以較多注意,這也無可厚非?事實上我個人也有很明顯的類似情結,照照鏡子,實在不好意思說人家。
2016/10/2

第七章:財富的未來——贏家和輸家

本章起頭,Kaku 問道在 Guns, Germs, and Steel 末尾也提過的問題,為什麼是歐洲,而不是中國?。既然五百年前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是中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伊斯蘭世界)等,為何如今文明發展最先進的國度卻是歐美?Kaku 認為原因之一是當時的大國不知道要精益求精,探究事物背後運行的原理、努力發展技術。不進則退,最後被不斷傾注精力在發展科技的歐美趕上。關於 GDP 與經濟發展不是根本之道,以及持續發展科技對文明的重要性,最近這幾年已經花了許多篇幅論述,如在 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 第一章;最近一次則在 The Inevitable。至於要論道使中國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我想起醜陋的中國人。無論如何,現況如此,短時間內我依然感受到中國人們把賺錢擺在科技研發之前:寧可想方設法鑽漏洞,抄捷徑拉黨結派是為首要;投注時間精力與投資研發是找不到捷徑下沒辦法的辦法。因此或許得等中國把制度的漏洞補上,使人人都體認到只有研發才是賺錢致富唯一之路時,科技程度才會有機會真正提升吧。歐美之所以會更努力發展科技,原因之一或許也正因為他們的王族、大地主不久前才被風水輪流轉過一次,制度相對完善;既沒有中國這麼強而有力、久攻不落的特殊階級,因此比起權貴,不如自立自強比較有用?相較之下,在中國一個權威倒下了,另一個權威打死其他十幾個再站起來;上位者一拿到權勢就想著要腐敗(鞏固地位),而不真的是造福人民。當前中國的統治階級共產黨、臺灣的富商巨賈與政要依然牢不可破…
之後談到科技的演進過程,這些議題已在 Kevin KellyWhat Technology WantsThe Inevitable 更深入地談過,這邊不再贅言。

這章有許多內容與經濟或是社會體制有關。Kaku 提到泡沫化,不過本書對於 Great DepressionGreat Recession 幾次經濟衰退的歸因與歷程描述,與我之前聽說的似乎有所出入。The Price of Inequality 說是因為制度漏洞,造成富人們有機會 rent-seeking槓桿。之前那次如此,最近監管再度放鬆,才又造成「大到不能倒」的災難。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 甚至認為就算堵上 rent-seeking 之道,光是資本錢滾錢的力量就使富者越富、貧者越貧以致死無葬身之地;因此即便監管很重要,卻還得加上資本稅。兩書都著重於對監管或金融體制、資本市場的探討,而沒有提到科技創新對經濟的影響。我個人沒有足夠資料討論這塊,但對「科技創造財富,上次電力和汽車革命的錢跑進金融銀行業,這次數位革命的錢跑到房地產業,才造成泡沫經濟」這樣的說法感到有些奇妙。我們有太多種科技發展了,為何獨獨這幾項出問題?以 Kaku 所言,未來人工智能、奈米技術、物聯網、生技產業之類的發展後,勢必會醞釀另一波泡沫嗎?However, 或許泡沫的破裂,可說是對某事物過度的期待(錯誤的評估),並投入過多的資產;當發現實際上並沒有那相當的價值那一刻,瞬間所產生的反動回應。而其背後推手,往往是眾人的無明、資本家玩得過火的金錢遊戲。因此技術的發展並非直接導致經濟泡沫發生的禍根。
珍稀的資源總是比較有價值。過去遠地的產物常常較貴,但在如今數位化的世界,許多實體都已經變身成虛擬數位化、即時性的服務,是以機器做不到的才有價值;Kaku 稱這叫從商品資本主義商品資本主義過渡到智慧資本主義。或許數百年後,機器文明發現新知識的現象就像今天礦工採到新 bitcoin 一般。關於在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的世界中,人類還有哪些工作可做這問題,之前已在時事#1有潛力的未來工作討論過。我想連清潔工撿垃圾這種飯碗也別太有把握能保住,因為機器的發展不是我們所能精準預料的。當機器足夠強大,我們許多律令甚至會隨之改變,例如允許機器擁有人權、讓機器參與判決、制定法條等。事實上,我以為其他眾多工作也岌岌可危。舉例來說,若有知名藝術家被揭露,其作品是拿機器產生的出來賣;就算他辯解有經過自己修飾,人們會怎麼看待這件事?此外,像 Kaku 在娛樂的未來所提到人人有發聲機會,不再受大公司擺布,但這也得考慮到網路並不真的是優良的篩選器,能挑出最優秀的頂尖人士。網路走紅的,甚至不見得稱得上優良,只不過搞伎倆吸引人眼球罷了;而人們的從眾心態反而抹滅了自身的獨特性。不應該簡單的以「那些自願放棄選擇權而隨波逐流的,是自甘墮落,不值得同情!」唾棄這種現象,因為這總是人性的一部分;是我們之所以身為人,而非「聰明到只剩下理性的機器」的一部分。與 Kaku 不同,我以為自然資源,例如土地、淡水、糧食、礦產與能源仍有其價值,或許還更重要了;當人口愈眾,每個人都有基本的物質需求時,自然資源還是有其重要性。不過關注這些人工智慧興起後越發珍稀的特質,如藝術、創新、領導力、分析判斷力等,確實有其必要。而光是吃老本的國家,如產油國,也得擔心老本蝕完沒剩下其他財源的問題。Kaku 說雖然美國學生在 PISA 成績不佳,但由於維護了一個舒適的環境,因此能透過 H-1B visa 吸引到優秀人才外流;創造新的產業,並使國家跑在其他國前面。我想這是其他國家需要引以為鑑的:就算人民素質不怎樣,能營造優良環境,納入優秀人才成為永久居民,也是一種經營手法。當然,這種零和賽局思想不是長久之計;但或許我們可以別太小家子氣,光知道鎖國、擁護民族主義,甚至把自己家的人才趕出門了。
Kaku 也提到全球化,關於此 The Price of Inequality 已有批判。
至於落後國家可以一次到位,利用已開發國家的技術做建設(如電信、高鐵)這回事,在 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 第二章也提過。不過先進國家畢竟不是錢太多或討厭錢,不會白白當冤大頭…散財童子兼聖誕老人,即使要投資或援助也得看對方值不值得、是否回收得回來。像北韓就很令人苦惱;就算要以人道名義,都得擔心物資進去是不是能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先進國家頂尖的技術當然還是握在自己手裡,或者需要極昂貴的價錢、付出極大代價才會出口、讓人取得。因此對尚未發展的國家來說,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美好。

本章最後 Kaku 提到,若年輕人都挑些無益研發的工作(如美國金融業、Wall Street股票交易員)、好逸惡勞,那就是社會衰敗的徵兆。沒有新科技研發,文明自然不會進步。我想這又是個前述概念的驗證。
2016/10/2

第八章:人類的未來——行星文明

Kaku 提到以世界能源消耗量為依據的 Kardashev scale。我想雖然文明所消耗的能源多寡、對能量的控制力等,確實是表彰能力一個很顯而易見的度量。不過若要問這是不是最重要的,那就令人有些遲疑了。或許更應該說,這是在科學知識以及科技能力增強後,順帶入手的附加產物吧?兩方雖然常有高關聯性,但不必然連動。這個分級法有些擴展形式,例如以資訊處理能力為評價對象,或許就比光以能源消耗量為依歸更有參考性。
However, 所掌握的能力越大,還是與文明的發展程度有正相關。能操控行星能源的第一型文明有些前奏,也就是全球範圍的單一化,從大大世界變小小地球村。借用 Thomas Friedman 的話,世界是平的。若人類文明順利進入第一型文明,我想未來或許將出現下列現象: 放眼當前所面對的氣候變遷極端天氣)問題、資源匱乏(可能引發水戰爭、糧食戰爭)等問題,Kaku 提醒大家,還沒進步到能掌握所有恆星能源的前期文明,很容易因為自身的浪費(資源與資訊不流通、使用效率不高的方法,未能採用超導體,製造虛榮性、無實質效果或無法增進文明發展的產物)、愚昧(如過度開發、賭氣報復、戰爭內亂)等非永續行為,輕而易舉毀了自己。為了持續發展下去,我們得懂得節制私慾,在確保新科技的普及、或行為的後果不致危及文明的情況下才放手實行,否則先等新科技克服問題後再說。並時時偵測,一發現苗頭不對隨即補破網。這部分我的意見尚可參考 What Technology Wants 科技審評程序
Kaku 認為我們需要透過民主思辨來確立知道該怎麼做的智慧。我想主要機制在考量各種可能性、以及模擬其可能造成的效應與結果,選出對整體而言最無害、最有利者。雖然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但我以為這蒐集遍歷所有可能性、評估與下決策的過程,人類總有一天會心甘情願交給機器來做;就像是我們即將承認平均說來,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安全一般。
2016/10/10

第九章:2100年生活一瞥

本章全是對 2100 CE 生活的預測,雖然我覺得現在要寫詳細的生活還是大膽了些。另外,我想除了多數人可能已經納入機器器官以強化身體能力外,或許也得考量有許多例行性事務應該不必再多費心,而會自動完成。例如早上出門要搭車,多數時候根本不必念力來下指示,人工智能會自動依據行事曆以及之前的生活習慣,自動配置公用車。像是購物時,也可以依照事先設定好的條件,只提示符合需求的商品,不必上架去挑。屆時或許根本沒物架了。既然有可程式化物質,若是喜歡新潮的人,甚至可以訂閱個人化過的流行家具;除非是喜好設計的,要不根本不必費心在選擇哪種居家器物形狀上。那時的人工智能也會更趨近人類;例如介面更具備人類的正面情緒、表情與語調。
關於海平面上升致使陸地水淹,最終修不成、又無法活在水面上時,或許會成為設計新都市的契機;藉由某種社會保險,舊城區的人們以與原先土地建物成比例的方式,獲得新城區的財產。當然其中許多已經扣抵成貸款。而未來我們或許會更在意是否為無痕跡的永續生活方式。因此若晶片遇水可能釋出非自然見常見物質,那麼就不會有人同意直接拿來填海造陸,可能採用的解決方式也許是自動化的回收再利用。
屆時由於人們在網路上留下過多的痕跡,說不定多數人都已經「網路實名制」;甚至連一般組織或公司,也被立法要求絕大多數運作過程透明化。只是多數人們或許也不在意自己隱私被怎麼侵犯了,因為多數人已經學會清清白白的行事。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在機器接管地球上人類的地位前,人們或許會有一段工作純粹是為了滿足自我實現願望的日子,每天只要埋頭三四小時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研發工作,就能獲得今日看來奢華的舒適優渥生活。時間多了,也更有機會與其他人交流感情、激盪新知,只要有社交動力與興趣的話。
2016/10/10

後記

本書有許多論點已在 Kelly 的兩本書中描述過。Kaku 在科技的部分,如奈米技術、太空旅行的部分論述較為深入,但許多其他部分,Kelly 的書有更寬廣的視野。至於社會文化,尤其是第七章財富分配的部分,The Price of Inequality 是更好的啟發書。不過本書著重在對未來生活的預測,這畢竟是其他書籍所未重點探討的部分。因此還是有其價值在。
2016/10/10